清醒及麻醉状态下5种口内扁桃体肥大评估方法可靠性比较

作者:姚侃; 谢轶伦; 于雯雯; 魏思龙; 夏亮; 郑彤; 卢晓峰*
来源: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2, 20(05): 461-465.
DOI:10.19438/j.cjoms.2022.05.008

摘要

目的:比较清醒及麻醉状态下常用的5种口内扁桃体评估方法 的差异,为临床检测扁桃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18例3~14岁患者清醒及麻醉下的扁桃体照片资料,由3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分别利用5种扁桃体评估方法(Brodsky分度、Friedman分度、传统3度法、改良3度法、改良5度法)进行评估,对比清醒及麻醉下扁桃体大小的一致性。利用R语言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清醒与麻醉时扁桃体分度均存在一定差异。传统3度法ICC为0.58(0.51~0.64),Cronbach α为0.74(0.68~0.78):Friedman分度ICC为0.57(0.51~0.63),Cronbach α为0.73(0.67~0.77);改良3度法ICC为0.57(0.47~0.65),Cronbach α为0.72(0.64~0.79);改良5度法ICC为0.42(0.31~0.52),Cronbach α为0.59(0.47~0.69); Brodsky分度ICC为0.30(0.17~0.41),Cronbach α为0.46(0.29~0.59)。各评价体系中,2种状态评价一致均占比最多,而差异大多集中在清醒时低估了扁桃体大小。结论:清醒与麻醉状态下扁桃体存在一定差异,清醒状态下倾向于低估扁桃体的大小。目前所用5种口内扁桃体评估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相对准确地提示扁桃体的真实大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