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心肌血运重建出院患者的随访现况,并探讨在手术实施医院随访者与非手术实施医院随访者的依从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选取2013年度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出院的心肌血运重建患者1 925例,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1 53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91例。根据患者随访机构不同分为手术实施医院组与非手术实施医院组,手术实施医院组数据来源于本院医院信息系统(HIS),包括门诊及再住院信息;非手术实施医院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医保数据,包括门诊与再住院信息。通过随访率、随访次数及人均随访次数指标对不同随访时间、不同随访地点及不同手术方式的人群随访现况进行描述。并记录患者二级预防药物服用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门诊费用及住院费用。结果 1 925例患者平均随访率为94.27%,随访次数共计41 774次,人均22次。手术实施医院组1 011例(52.52%),平均随访率为94.49%,随访次数共计19 834次,人均20次;非手术实施医院组914例(47.48%),平均随访率为94.04%,随访次数共计21 940次,人均24次。PCI患者随访率为94.50%,随访次数共计32 984次,人均22次;CABG患者平均随访率为93.39%,随访次数共计8 790次,人均23次。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为71.90%(1 384/1 925),氯吡格雷服用率(仅为PCI患者的服用率)为86.11%(1 321/1 534),他汀类药物服用率为77.40%(1 490/1 925),β-受体阻滞剂服用率为60.16%(1 158/1 92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服用率为43.43%(836/1 925),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指同时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仅为PCI患者的服用率)为67.34%(1 033/1 534)。手术实施医院组和非手术实施医院组他汀类药物、ACEI/ARBs服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实施医院组氯吡格雷服用率低于非手术实施医院组,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服用率均高于非手术实施医院组(P<0.05)。患者在随访期间MACE共发生149例,发生率为7.74%。手术实施医院组MACE发生率为7.22%(73/1 011),非手术实施医院组MACE发生率为8.32%(76/914)。两组主要终点事件和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29,P=0.513;χ2=0.366,P=0.545)。患者门诊费用(10 166±3 198)元,住院费用11 665(6 862,35 185)元。手术实施医院组门诊费用高于非手术实施医院组(t=9.428,P<0.001);手术实施医院组和非手术实施医院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36,P>0.050)。结论心肌血运重建出院患者平均随访率为94.27%,人均22次/年。52.52%出院患者继续于手术实施医院进行随访,规范服用二级预防药物比例总体较好,但β-受体阻滞剂与ACEI/ARBs的依从性有待进一步提升,MACE发生率为7.74%。非手术实施医院需进一步强化随访知识,提升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安全性,分流随访人群,使医疗资源更合理利用。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