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文化、符号和市场等多重品牌身份和象征意义的红旗渠,经过了从物质实体经由媒介、组织的传播成为文化符号、民族精神和国家叙事的建构过程。红旗渠书籍、报刊的出版与流通,完成了红旗渠的文本书写,建立了其知识传播体系,而红旗渠影视和舞台剧的阐释与形塑,则使红旗渠在时代叙事和话语变迁下不断走向符号化和隐喻化。在空间再生产层面红旗渠也经历了一个从地理标记到精神符号的抽象演绎和再地理化过程,并借助于空间进行人际传播以建构共同记忆,生成文化体验,促成红旗渠精神和核心价值不断强化,成为国家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组织角度看,政府层面的推动、文旅层面视觉符号景观的大量生产和红旗渠精神传承人称号的确立,促成各种组织性展览、纪念性活动以及红旗渠精神传承成为人际传播和大众动员的重要路径,红旗渠精神得以从观念转化为行动,并生成民族与文化认同;从对外传播层面看,红旗渠成为新中国外交桥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成为中国国际形象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红旗渠的跨时空、跨媒介叙事既是物质和符号之间的转化与强化过程,也是历史记忆不断演绎和地理空间不断重塑的"复调"过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