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地震为代表的构造运动在地球地貌演化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其过程包括同震抬升或沉降和地震滑坡侵蚀.地震诱发的滑坡向河流输送大量的松散物质,可造成流域物质输移通量成倍增加,且持续时间可达几十年或更久.在暴露新鲜岩石的同时,地震滑坡还剥蚀植被和土壤,这些作用都极大地影响着区域的碳输移.越来越多的研究尝试量化地震对地表过程影响的通量、速率和演化方式,但目前对这类高强度事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强度、幅度和趋势仍知之甚少.文章透过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诱发的滑坡对流域侵蚀与沉积通量、河水化学和碳输移影响这一镜头,系统综述了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2015年尼泊尔Gorkha地震和新西兰历史地震等对地表过程的影响,明确了地震滑坡对构造活跃造山带流域侵蚀和风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建议,未来应加强对地震事件前后流域侵蚀-风化作用和通量的监测、地球化学示踪、沉积记录及模拟对比研究,这不仅有助于加深高强度构造事件地表环境效应的机理认识,而且对于阐明高强度构造事件与大陆侵蚀-风化以及长时间尺度全球碳循环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深刻科学意义.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