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我国肉牛规模化养殖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推动肉牛规模化养殖、提高牛肉生产能力以确保基本供给提供政策依据。[方法]文章基于2007—2020年我国16个肉牛主产省面板数据,首先分析肉牛规模化养殖变动趋势及省际差异,然后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肉牛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结果](1)我国肉牛规模化养殖水平东北地区相对较高,西南地区最低。(2)省域内饲草料生产能力、固定资产能力、机械化水平、城镇化率和工资性收入水平越高、牛肉消费潜力、政策扶持力度和环境规制强度越大,肉牛养殖规模化水平越高。(3)提高牧草生产能力对促进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等西南地区的肉牛规模化养殖更为明显,提高饲料生产能力和牛肉市场消费潜力对促进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北方地区的肉牛规模化养殖更为明显。(4)小、中规模肉牛养殖受资源禀赋影响更大,中、大规模肉牛养殖受固定资产投入水平和政策扶持影响更大。[结论]发展肉牛规模化养殖需充分考虑区域和规模的差异性,从稳固饲草基础保障、完善肉牛扶持政策和环境规制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优化养殖规模布局等方面着手,推动肉牛规模化养殖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