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痰液及血液来源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T3SS)和Ⅵ型分泌系统(T6SS)的基因分布特性及其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至2018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患者中不同标本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共92株(痰液来源61株,血液来源31株);PCR法检测菌株T3SS效应蛋白基因exoS、exoT、exoU、exoY、pscC和T6SS效应蛋白基因tssB1、tse1、tse2、tse3、tssB2、pldA、tssB3、pldB的携带情况;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统计分析不同感染与分泌系统基因携带情况的关联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基因与耐药的关系。结果:痰液及血液来源的菌株中T3SS蛋白基因exo T以及T6SS蛋白基因tssB1、tse2、tssB2、pldB的检出率均高达90%以上,痰液来源菌株T3SS蛋白基因exoU的携带率(32.8%)显著高于血液来源菌株的携带率(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显著高于血液来源菌株(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exoU和pldA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4,P<0.01);携带不同T3SS及T6SS基因的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6SS效应蛋白基因pldA与T3SS效应蛋白基因exo U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常同时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中;痰液和血液来源铜绿假单胞菌T3SS效应蛋白编码基因exo U的携带率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存在明显差异,提示我们要及时检测T6SS效应蛋白基因pld A在菌株中的分布,关注菌株致病特性,并关注痰液来源菌株的毒力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及治疗提供策略。
-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