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成像在原发性肝癌热消融术中即时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张曼; 李凯; 苏中振; 曾庆劲; 李柳军; 陈嘉欣; 吕淑敏; 许尔蛟; 郑荣琴
来源: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2016, 5(02): 105-109.
DOI:10.3877/cma.j.issn.2095-3232.2016.02.010

摘要

目的探讨融合成像在原发性肝癌(肝癌)热消融治疗术中即时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肝癌热消融治疗的46例肝癌患者,共计71个病灶。其中男42例,女4例;年龄3682岁,中位年龄54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所有肝癌病灶完成热消融后优先采用超声造影-CT/MRI融合成像技术进行疗效评价,当无法完成时则采用单纯超声造影评价。根据评价方法分为融合成像组和超声造影组。观察指标包括两组病灶的大小、补充消融率、完全消融率。两组病灶直径的比较采用Z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本研究中25例患者共31个病灶采用融合成像即时疗效评价,26例患者共40个病灶采用单纯超声造影评价。以病灶直径≥20 mm作为界值,融合成像组占58%(18/31),明显高于超声造影组的30%(12/40)(χ2=5.638,P<0.05)。融合成像组的补充消融率为52%(16/31),明显高于超声造影组的22%(9/40)(χ2=6.489,P<0.05)。融合成像组的完全消融率为100%(31/31),超声造影组为95%(3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1)。结论融合成像与单纯超声造影均为术中即时疗效评价的重要方法,融合成像对于较大病灶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即时疗效评价,有助于提高完全消融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