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及对肠道菌群指标影响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符合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终观察组纳入56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联合针灸疗法;且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肠道菌群状况及随访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的78.18%,复发率3.57%低于对照组的10.91%(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腹泻型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大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腹泻型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便秘型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及对照组乳酸杆菌数量、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大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便秘型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比值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显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但目前仅涉及了较为常见的菌种类且数量有限,而更详实的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