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目的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强调决定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达到的预期效果。文章以汉学家弗朗茨·库恩版《女秀才移花接木》(选自明代白话短篇小说集《今古奇观》)德译本为例,分析目的论视域下该中国传统话本的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