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栀子品系间果实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变化规律。方法栀子粉末甲醇溶液采用迪马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栀子苷238 nm,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440 nm。结果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间,各栀子品系的栀子苷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在成熟后期,变化规律具有一定差异。3个栀子品系的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均随着果实的成熟,呈上升趋势,其中8至10月增长最为迅速。结论不同栀子品系果实中有效成分的累积规律具有一定差异,渝栀1号的适宜的采收期为12月上旬,渝栀2号和4-1号应为11月中旬。
-
单位农业科学院;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