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STAT3)、Nanog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00例行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TAT3、Nanog的表达,记录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并随访。统计分析STAT3、Nanog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TAT3、Nanog蛋白均主要表达于食管癌细胞的胞核及胞质,在癌旁组织中也有少量表达。STAT3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56.0%,56/1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0%,30/100);Nanog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4.0%,74/100)也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8.0%,18/100)。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STAT3阳性表达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且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晚,STAT3阳性率越高。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Nanog阳性表达的独立性危险因素,且分化程度越低、N分期、M分期越晚,Nanog阳性率越高。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TAT3、Nanog的分子量分别为88 kDa、66 kDa,且在癌组织内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随访时间截止至2017年11月30日,全组患者随访3~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 5个月。STAT3(+)与STAT3(-)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 5个月、17. 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 33,P=0. 000);Nanog(+)与Nanog(-)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 8个月、16. 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 93,P=0. 000)。结论:STAT3、Nanog在食管癌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有一定的关系。与阴性患者相比,STAT3、Nanog阳性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较短,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潜在因子。

  • 单位
    山西省肿瘤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