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单碘乙酸钠(MIA)诱导的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慢性疼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MIA组、tDCS组以及假tDCS组,每组9只。假手术组大鼠在左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MIA组、tDCS组以及假tDCS组大鼠在同样部位注射MIA建立OA慢性疼痛模型。在注射MIA后第21天,分别给予tDCS组和假tDCS组大鼠进行为期8 d的真/假tDCS治疗。于治疗结束后第1、2、7天时对各组大鼠进行疼痛行为学测试;并于治疗结束后第2天取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组织,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 疼痛行为学测试结果显示,tDCS组大鼠的热痛阈潜伏期在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较假tDCS组显著延长(F=11.25~21.48,P<0.01)。同样,tDCS组大鼠的机械痛撤足阈值在治疗结束后各时间点也较假tDCS组明显增高(F=54.42~186.40,P<0.01)。免疫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假tDCS组比,tDCS组大鼠PAG组织中BDNF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F=24.70,P<0.01)。结论 tDCS能够有效缓解MIA大鼠诱导的OA慢性疼痛,并且治疗作用可以持续到治疗结束后第7天,其镇痛机制可能与下调MIA大鼠PAG组织中BDNF的表达,降低PAG中神经元兴奋性有关。
-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