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过程中染色体多态性对胚胎发育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12月—2018年10月期间在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712例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将其分为染色体多态性组(多态性组,n=191)和染色体正常组(正常组,n=521),比较组间的获卵数、MII卵率、受精率、双原核(2PN)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第3日可移植胚胎率。结果 多态性组和正常组的获卵数分别为14.52±8.43和13.74±7.25,MII卵率分别是83.62%和84.54%,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态性组的受精率(84.98%)和2PN率(77.12%)稍低于正常组(85.03%,77.16%),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态性组的优质胚胎率(65.55%)高于正常组(64.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态性组和正常组的卵裂率(98.30%比98.19%)和第3日可移植胚胎率(93.95%比92.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检出的191例染色体多态性中,男方Y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最高,占57.59%;女方各种染色体多态性占32.98%,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染色体多态性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的胚胎结局和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妊娠结局及最终抱婴回家率有待严密随访跟踪。
-
单位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