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颈侧后联合入路手术一期切除颈椎管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15年7月—2022年8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2例颈椎管沟通性肿瘤患者, 其中男3例、女9例, 年龄33~74(51.2±11.9)岁;ToyamaⅡb型2例、Ⅱc型7例、Ⅲb型3例;肿瘤位于C2节段以上4例、C2~4节段3例、C4~7节段5例。患者均采用颈侧后联合入路一期切除手术治疗:神经外科采用经典后正中入路, 磨除病变节段半椎板, 切除位于椎管内和椎间孔处的肿瘤;头颈外科对于肿瘤完全位于下颌骨平面以上者采用颈腮腺入路, 其余采用单纯颈侧入路切除向椎旁颈部间隙延伸的肿瘤组织, 并与后正中入路会师, 切除顺序为先椎管内、后椎管外。观察肿瘤一次性全切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神经症状改善情况, 术后6个月颈椎X线摄片评估脊柱稳定性。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均一期彻底切除, 肿瘤一次性全切率为12/12。术后病理诊断:神经鞘瘤10例, 软骨瘤和神经纤维瘤各1例。手术时间215(183, 315)min, 术中出血120(85, 188)mL。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局部感染1例, 均经对症处理痊愈后出院。5例患者因切除2个节段半椎板术后佩戴颈托6~12周。术后随访6~90个月, 12例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 无一例肿瘤复发;12例中, 有1例患者术后手部麻木缓解不明显、运动功能正常, 其余患者原神经受累症状改善。所有患者术后复查颈椎X线片, 随访期内未见脊柱畸形, 脊柱稳定性良好。结论对于累及颈椎管内外的沟通性肿瘤, 采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协作颈侧后联合入路手术, 不仅可以一期彻底切除肿瘤, 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头颈部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以及术后颈椎不稳, 体现了多学科合作的优势。

  • 单位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