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斑秃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毛发专病门诊就诊的斑秃患者,制定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脱发病史(起病时间、诱因和加重因素、病情变化)、刻下症(症状、体征)、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和毛发镜检查结果。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判定证候要素,总结证型分类。结果 共纳入600例斑秃患者,其中男性218例(36.33%),女性382例(63.67%)。128例(21.33%)患者有脱发家族史,326例(54.33%)患者既往有相关基础疾病。斑秃的诱因和病情加重因素居第一位的均为紧张、焦虑,分别为335例(55.83%)和285例(47.50%)。患者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症状为头皮出油、焦虑、心烦、易怒、多梦、疲劳感、瘙痒、紧张、乏力、有头屑。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因子旋转在9次迭代后收敛,最终得出12个公因子、34个变量,累积贡献率58.59%。斑秃的病位证素主要分布在肝、脾、肾,病性证素以湿热、气滞、阴虚、气虚、血虚为主。对12个公因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证型主要为湿热内蕴证、肝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肝郁脾虚证。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斑秃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其中又以肝为要,中医证型多为湿热内蕴证、肝肾亏虚证、气血亏虚证、肝郁脾虚证。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