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深圳为例,基于手机信令数据识别居民通勤距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空间滞后模型,以交通分析小区(TAZ)为分析单元,从中观层面分析城中村对居民通勤距离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城中村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大城市职住空间融合,这与城中村规模大、分布散和租期灵活等因素有关;土地利用混合度高、建成环境多样和可达性高等建成环境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小区居民平均通勤距离;居住地社会经济环境好会提升居民平均通勤距离。
-
单位北京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