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试验(CCT)在临床合理用血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厦门市第五医院进行TEG与CCT检查的83例有输血指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TEG、CCT及血小板计数(PLTs)检查。分析TEG、CCT指标结果及两者的相关性,比较TEG与CCT指导血液成分输注量的应用价值。结果 83例患者的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为(3.92±1.08)min、反应时间(R)值为(10.58±4.16)min、最大振幅(MA)为(42.34±10.92)mm、凝固角(Angle)为(50.76±9.05)°、纤维蛋白原(FIB)为(2.03±0.85)g/L、凝血酶原时间(PT)为(16.41±5.36)s、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为(42.59±17.74)s、PLTs为(123.58±41.62)×109/L;K值与FIB呈负相关(P<0.05);R值与FIB呈负相关,与PT、APTT呈正相关(P<0.05);MA与FIB、PLTs呈正相关(P<0.05);Angle与FIB、PLTs呈正相关(P<0.05);TEG指导下输注血小板量、输注血浆量、输注冷沉淀量少于C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与CCT间具有相关性,采用TEG检查有利于对凝血全过程进行完整、动态评估,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血,在临床工作中可将TEG与CCT结合使用,对患者凝血状态进行客观准确评估,优化患者输血方案。
-
单位厦门市第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