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慢性炎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IL-1β通过多种机制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目的:检测不同胃黏膜病变患者的血清IL-18、IL-1β水平,初步探讨两者在胃癌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24例胃癌、4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CAG/IM)、20例轻-中度异型增生患者的血清IL-18、IL-1β水平,胃癌患者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分析血清IL-18、IL-1β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Hp感染状态的关系,以ROC曲线评估两者对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从CNAG、CAG/IM、异型增生至胃癌,血清IL-18、IL-1β水平逐渐升高,除CNAG与CAG/IM组间IL-1β水平外,任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肿瘤浸润深度T3、T4、TNM分期Ⅲ、Ⅳ期和Hp感染阳性的胃癌患者,血清IL-18、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IL-18、IL-1β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项检测(0.867对0.837和0.795)。结论:血清IL-18、IL-1β水平在胃癌演进过程中呈动态升高趋势,且与胃癌生长、浸润、转移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胃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能有助于胃癌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