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剥削,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戏剧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深受经济基础的影响,使得社会各界的文学家、剧作家甚至是电影导演等文艺工作者,将自身的目光转移到黑暗的社会制度,百姓的民不聊生。文学家们抛弃了鸳鸯蝴蝶,戏剧家摒弃了浪漫主义,电影导演丢掉了娱乐杂耍,纷纷将社会制度、生活处境、大众命运的反思跃然纸上。中国戏剧艺术正是在这种斗争的环境中寻找到自身的民族根源,在悲愤的呐喊声中,中国戏剧走向成熟。本文尝试以《雷雨》为例,通过戏剧结构与意向表征两个维度分析曹禺区别于“左翼”戏剧家。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