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也是中国最早的散文集,篇章文字之间存在大量的修辞手法,运用娴熟灵活,而且种类繁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语言特色。从修辞格形成机制理论的角度分析今文《尚书》中出现的比喻、夸张、对偶等多样辞格,可以清晰描绘各种辞格在殷商时期存在的状态和运用的状况,帮助再现当时的语言面貌和语用风格,还可以为探索分析今文《尚书》背后的社会政治动因、生活文化动因、语言动因等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