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扰动油气水储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牛永斌; 荆楚涵; 邵威猛; 程怡高; 李志远
来源:沉积学报, 2023, 1-27.
DOI:10.14027/j.issn.1000-0550.2023.070

摘要

【目的】在油气水储层中,生物扰动通过改变原生沉积组构降低或提高地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储层物性和流体流动特征。为了调研生物扰动储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结合前人和笔者团队近年的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了生物扰动油气水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储层介质类型、流体传输特征、储层类型及其属性特征。【结果】1)生物扰动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包括:原生粒间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晶间孔等。2)生物扰动储层可划分为双孔隙度生物成因储层介质和双渗透率生物成因储层介质,两类储层介质在生物潜穴类型、运移动力、流体传输特征、沉积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3)生物扰动储层包括非界面控制的生物扰动储层、边界不清晰的生物扰动储层、隐蔽性生物扰动储层、成岩成因的生物扰动储层五种类型,潜穴充填物和基质渗透率比、生物扰动强度和连通性、生物潜穴表面积、潜穴的构型特征是影响生物扰动储层岩石物性的主控因素。【结论】尽管生物扰动储层的共同特征已被充分记录,但国内外对于生物扰动储层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可预见的是加强生物扰动储层的研究对丰富储层地质学理论,实现油气增储、上产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