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慢就业”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在存在方式上,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两种状态;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主观和客观两种状态;在内在动机上,分为消极与积极两种类型。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是社会、学校、家庭与学生等多个子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产物。应对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必须构建社会与学校协同的就业指导体系,形成家庭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机制,不断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