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难治性根尖周炎形成的相关因素,为指导临床完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科行前牙根管再治疗失败的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行前牙根管再治疗成功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切除的根尖片段样本。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比较2组患者疾病相关资料的分布差异,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形成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根尖片段样本根管内壁可见性状不同的细菌生物膜。2组患者首次根管治疗时长、根管形态、根管数目、根管工作长度、根管弯曲度、刷牙方式、刷牙时长、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根管形态、根管数目、根管工作长度、根管弯曲度、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均为形成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结论 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根管内壁存在性状不同的细菌生物膜。难治性根尖周炎的形成原因可能与根管形态、根管数目、根管工作长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中需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不断完善相关治疗方案。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