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草莓果实颜色是商业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重要特征之一,目前稀有品种的白草莓以其少见的纯白果肉改变了消费者对草莓的固有观念。为了探究草莓着色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红颜’草莓白肉突变体的‘小白’草莓和野生型‘红颜’草莓各自全红、白果、大绿三个时期的果实为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3.11 Gb Clean Data,组装后获得76 986条Unigene。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红颜’草莓和‘小白’草莓的全红时期共1 522个差异基因,817个基因上调,705个基因下调;白果时期共1 187个差异基因,393个基因上调,794个基因下调;大绿时期共1 625个差异基因,1 022个基因上调,603个基因下调。通过代谢通路KEGG pathway分析表明,全红时期有201个差异基因参与了87条代谢通路;白果时期有188个差异基因参与了83条代谢通路;大绿时期有178个差异基因参与了88条代谢通路。其中苯丙素合成通路、类黄酮合成通路及黄酮和黄酮醇合成通路与花青素代谢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对草莓花色苷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有一定理论意义,并在分子水平上促进了白草莓育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