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基于化学组分的夏季气溶胶吸湿特性

作者:张泽宇; 王甜甜; 范萌; 陈良富; 余超; 纪轩禹; 陶金花*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 2020, 40(06): 2353-2360.
DOI: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0.0268

摘要

利用吸湿增长光散射测量系统、黑碳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仪器,于2019年7月15日8月4日在北京地区开展了为期21d的大气气溶胶观测实验.观测期间北京市区于7月27日出现短暂的轻度污染,并在7月29日出现强降水天气.结果显示:北京市区夏季大气污染变化剧烈且短暂,大气气溶胶散射吸湿增长因子f(RH)呈现平滑连续的特点,并且降水会对f(RH)造成显著影响.7月27日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92.54±47.05)μg/m3,表现出较为剧烈的污染变化.7月2830日平均散射吸湿增长因子f(80%±1%)分别为(1.50±0.35),(1.43±0.36)和(1.48±0.25),反映了降水对于大气气溶胶的湿清除作用.最后利用实验数据估算粒径吸湿增长因子gf(RH),并建模研究f(RH)和gf(RH)的关系,模型精度R2最高可达0.698.

  • 单位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中国科学院;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