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对豚鼠皮肤色素沉着远期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成玉*; 兰东; 牛天慧; 苏婕; 郭广进; 周冬梅; 张苍
来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 18(04): 337-341.
DOI:10.3969/j.issn.1671-4695.2019.04.001

摘要

目的研究艾灸对背部黄褐色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远期影响,为其治疗白癜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豚鼠(棕黄色)随机分为5组,每组动物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T-1组(艾灸治疗组)、T-2组(结束艾灸治疗后1个月)、T-3组(结束艾灸治疗后2个月)、T-4组(结束艾灸治疗后3个月)。豚鼠背部脱毛约2 cm×2 cm。选用经外奇穴"灸癜风"和"阿是穴"(背部脱毛区)作为艾灸治疗穴,穴上3 cm处悬灸,采用温和灸补法,每日1次,每穴每次10 min左右。空白对照组动物同法固定,但不进行艾灸。观察艾灸治疗1个月、结束艾灸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豚鼠皮肤颜色、皮肤结构和组织完整性(HE染色)、黑素合成情况(Fontana-Masson染色)变化。结果各组豚鼠皮肤颜色变化半定量情况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1组、T-2组比较,T-3组、T-4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T-1组、T-2组豚鼠皮肤色素沉着较T-3组、T-4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各组豚鼠皮肤结构、细胞完整,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1组、T-2组、T-3组、T-4组基底层色素明显增加,T-1组、T-2组沉着更为明显。各组豚鼠皮肤黑素合成半定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T-1组、T-2组、T-3组、T-4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艾灸可增加豚鼠(棕黄色)皮肤色素沉着,而且这种影响在艾灸结束后三个月,依然存在;艾灸对豚鼠表皮基底层黑素颗粒含量有增加作用,同样,这种影响作用,在结束艾灸治疗后三个月,依然存在。

  • 单位
    北京中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中心实验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