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pH变化对旋链角毛藻生长及释放二甲基硫化物的影响

作者:于海潮; 张洪海; 高旭旭; 杨桂朋*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0(07): 94-100.
DOI:10.16441/j.cnki.hdxb.20190257

摘要

以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培养,研究了温度和pH变化对其生长周期内生物量及培养液中二甲基硫(DMS)和二甲巯基丙酸内盐(DMSP)含量的影响。设置的4组实验条件分别为pH=7.8,20℃、pH=7.8,25℃、pH=8.1,20℃和pH=8.1,25℃。实验结果表明,pH=8.1,20℃时,旋链角毛藻生长情况最佳,而pH=7.8,25℃时,旋链角毛藻生长情况最差。温度升高时藻密度、比生长率、DMS和DMSP浓度均有明显的降低,pH减小时四者略有降低。四组实验中旋链角毛藻单细胞释放DMS浓度的峰值(4.54×10-5,2.71×10-5,4.67×10-5,3.46×10-5μmol·cell-1)均出现于藻类生长的衰亡期。说明旋链角毛藻衰亡期细胞破裂会导致大量DMSP进入培养液中,进而降解生成D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