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肌钙蛋白T(hsTnT)在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病情变化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轻度急性胰腺炎(MAP)病人42例、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病人39例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41例,分别于入院第1、3、7天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PCT、IL-6和hsTnT水平,同时对所有病人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 CT严重指数(CTSI)评分。根据是否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将41例SAP病人分为感染组(23例)和未感染组(18例)。比较不同组间病人血清PCT、IL-6和hsTnT水平,并用ROC曲线分析3个指标对SAP的预测能力。结果胰腺炎病人血清PCT、IL-6、hsTnT水平于入院第3天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第7天的水平仍高于第1天。SAP病人入院第1、3、7天血清PCT、IL-6、hsTnT水平均高于MAP及MSAP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9~74.066,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AP病人血清PCT、IL-6水平及APACHEⅡ、CTSI评分与血清hsTnT水平均呈正相关(r=0.673~0.787,P<0.05)。感染组各时间点血清PCT、IL-6、hsTnT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F=11.072~126.414,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hsTnT对SAP的预测能力最强(AUC=0.892),IL-6对SAP的预测能力最弱(AUC=0.782),上述3个指标联合检测比传统指标联合检测对SAP有更高的预测能力(AUC=0.935 vs AUC=0.917)。结论血清PCT、IL-6、hsTnT水平的动态监测有助于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预后的评估。
-
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