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AMF对玉米生长与Cd吸收、土壤团粒组成、壤中流Cd浓度与淋溶流失的影响。采用云南兰坪铅锌矿周边镉(Cd)污染农田土壤,玉米为宿主植物,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处理,开展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接种AMF显著增加玉米生物量,降低植株Cd含量与吸收量。AMF显著增加0~40 cm土层总球囊霉素相关蛋白(T-GRSP)和易提取球囊霉素相关蛋白(EE-GRSP)的含量,导致粒径(R)> 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增加55%,R<0.25mm团聚体含量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26%~43%。接种AMF导致0~30cm土层壤中流Cd浓度下降14%~22%,Cd的淋溶流失降低29%。(4)相关分析发现,土壤R>0.85mm的团聚体含量与T-GRS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25mm的团聚体含量与壤中流Cd浓度、Cd淋溶流失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效态Cd含量与壤中流Cd浓度、Cd淋溶流失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与CK相比,接种AMF不仅能增加土壤GRSP和大团聚体的含量,而且有助于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与壤中流Cd浓度,减少Cd的淋溶流失。因此AMF对土壤Cd淋溶流失效应具有重要的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