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不同产地枇杷叶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以不同产地的30份枇杷叶为样品,采用热浸法测定其醇溶性浸出物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总黄酮含量和总三萜酸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5个三萜酸类成分(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及熊果酸)的含量。采用熵权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综合评价不同产地枇杷叶的质量;运用SPSS22.0软件对枇杷叶片重、综合评价值、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总黄酮含量、总三萜酸含量及5个三萜酸类成分含量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 30份不同产地枇杷叶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24.56±0.08)%~(34.85±0.13)%,总黄酮含量为(4.69±0.11)~(14.23±0.27) mg/g,总三萜酸含量为(27.58±0.59)~(63.95±1.27) mg/g,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0.728±0.011)~(6.064±0.063)、(0.526±0.013)~(3.245±0.022)、(1.222±0.025)~(8.807±0.094)、(0.856±0.021)~(2.931±0.075)、(4.704±0.087)~(11.806±0.283) mg/g;熵权TOPSIS法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评价值排名前3位的样品依次为S14(福建漳州云霄县火田镇产)、S19(广西钦州钦南区产)及S29(安徽亳州涡阳县产)。枇杷叶的综合评价值与野鸦椿酸、山楂酸、科罗索酸、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这5个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均呈正相关(P<0.01),且枇杷叶片重与综合评价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 不同产地枇杷叶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福建漳州云霄县火田镇产、广西钦州钦南区产和安徽亳州涡阳县产枇杷叶的质量相对较优;枇杷叶片重与其品质呈正相关。

  • 单位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药学系; 福建省漳州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