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伴随我国青年志愿者助残济困、扶贫开发等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而逐步兴起,并表现出专业性、团体性、灵活性和教育性等特色和优势。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全面胜利,有包括大学生志愿者在内的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新时代,大批大学生志愿者依托"三下乡"、扶贫接力计划、西部计划等社会公益实践项目,遵循"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重扶弱"等实践原则,奔赴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成为农村脱贫攻坚的一道亮丽风景,激励需求理论、服务学习理论、公共治理理论等为大学生扶贫志愿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