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陆源污染物排海数量不断增多是造成胶州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核算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是进行胶州湾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和基础。该研究应用2012-2013年在胶州湾陆源源区和海域进行的春、夏、秋、冬四季陆海同步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源区不同季节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无机磷(DIP)的入海通量分担率与胶州湾海水水质间的时空对应关系,并基于胶州湾源区DIN和DIP的分配容量计算结果,评价了胶州湾源区污染物的超载状况。结果表明,2012-2013年入胶州湾源区DIN、DIP的通量分别为7 400和280 t/a,且呈现丰水期高、平水期和枯水期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其中位于胶州湾北部和东北部的大沽河源区、墨水河源区、李村河源区和楼山河源区超载率较高,DIN和DIP平均超载率分别达到349%和318%;DIN、DIP入湾通量超载率最高的源区都为墨水河源区,超载率分别为610%和555%,这是导致胶州湾东北部海域污染严重的直接原因。要实现胶州湾海水水质达标,需要根据入胶州湾各个源区的水质分配容量,科学制定胶州湾陆源氮磷污染物入海通量时空差别化减排方案。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