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2005、2010、2015、2020年4期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以市域为基本单元核算了碳排放量,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城市碳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频繁,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均呈现下降趋势,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均呈现增长趋势;碳排放量主要来源于建设用地,占总碳排放量的95%以上;净碳排放量整体表现出“东高西低、北多南少”的空间分布格局。(2)长江中下游地区碳效率均值以2015年为拐点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碳效率值分布区间在不断缩小,城市间差异不断缩小;效率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江苏省的南部、浙江省的北部和上海市,效率较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安徽省、江西省和湖北省接壤一带,总体呈现出“中部低、东西部高”的空间分布特征。(3)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城市的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高高聚集类型主要分布在江苏省的南部与浙江省的北部地区,低低聚集区类型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江西省以及江苏省的北部地区,总体上长江中下游地区碳效率局部LISA图形成了“大分散小聚集”的空间特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