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软斑病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预后

作者:李秋雨; 孙松; 金洁; 刘琼雯; 李惠翔
来源: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 23(01): 8-10.
DOI:10.16193/j.cnki.hnwk.2017.01.005

摘要

目的探讨膀胱软斑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6例膀胱软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组织学形态均可见成片组织细胞样细胞分布,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内外部分可见靶环或枭眼状的Michaelis-Gutmann小体(M-G小体即软斑小体)。PAS和普鲁士蓝铁染色阳性。免疫组化CD68弥漫(+),CK(-),Ki-67增殖指数为10%。随访318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软斑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疾病,全身均可受累,且以泌尿系统(膀胱)最常见。因影像学多表现为实质性占位,而易误诊为肿瘤。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可采用抗生素、手术及免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