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的忧与醒

作者:辛上邪
来源:同舟共进, 2021, (04): 68-71.
DOI:10.19417/j.cnki.tzgj.2021.04.016

摘要

<正>十年困长安,麻鞋见天子天宝六载(747)前夕,杜甫入长安,准备参加制举考试。天宝六载的这场由李林甫主持的制举考试,是开天盛世的"大笑话",也预示着盛世的落幕。不学无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担任宰相后,嫉贤妒能,迫害正直的官员。玄宗要设制科,李林甫无法阻挡,但他做手脚令无人上榜,并上表恭维玄宗说,无人上榜表明"野无遗贤"。杜甫、元结等都是这次政治闹剧的牺牲品。干谒不顺、生活艰难是杜甫在长安十载困境的主旋律。在这样的境况下,杜甫仍在不懈地为了求仕而努力。他未再参加常科、制科,而是采用了向玄宗献赋的方法。天宝十载(751)元月,玄宗连续三天祭祀玄元皇帝、太庙、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