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生活、生产、习俗等提炼而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颁布,促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推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大量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广受关注,其所蕴涵的艺术性、美学性、文学性、民族性、历史性和哲学价值得到了很好地挖掘、彰显和弘扬。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法律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民间模式,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推广必须加强与多元文化的渗透和融合,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构建多层次、多元化传承与推广机制;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民族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生代"传承人的培养;加强舆论宣传和教育引领,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营造民族音乐全民传承与推广的良好氛围;重视民族音乐的产业化融合发展,借助旅游业、现代科技、传播技术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音乐品牌,全方位地推动民族音乐高质量传承和推广。
-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