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32例)及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收治的62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5例, 女27例;平均年龄为60岁, 年龄范围为25~77岁。根据术前及术中探查情况选择行淋巴结清扫术, 再根据肿瘤大小及位置选择行腹腔镜解剖性或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2)病理学检查结果。(3)随访及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术后随访, 每3个月随访1次, 了解患者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 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结果 (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62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 无中转开腹, 无围术期死亡。62例患者中, 40例行解剖性肝切除术、22例行非解剖肝切除术;18例患者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6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17±86)min;12例患者术中行Pringle法入肝血流阻断, 总阻断时间为(14±7)min, 45例患者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 5例患者未行肝门阻断;术中出血量为282 mL(20~2 500 mL), 4例患者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 d(1~3 d), 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5 d (2.0~4.0 d), 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4.4±1.3)d, 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时间为(6.8±1.6)d, 无肝衰竭发生。62例患者中, 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包括胸腹腔积液5例, 腹腔感染3例, 肺部感染2例, 胆瘘2例, 腹腔内出血1 例, 尿潴留1例, 术后切口感染1例, 同一患者可合并多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级并发症2例, 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62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3±9)d。术后13例患者行TACE预防性治疗, 9例患者行4~6个疗程的辅助化疗, 2例患者同时行TACE和辅助化疗, 化疗药物为口服替吉奥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2)病理学检查结果:62例患者肿瘤直径为(5.4±3.3)cm, 其中直径≤5 cm 38例, >5 cm 24例;大体形态肿块型56例, 管内生长型4例, 管周浸润型2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提示胆管细胞癌, 其中高分化腺癌10例, 中分化腺癌37例, 低分化腺癌15例。57例患者切缘距肿瘤边界>1.0 cm,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手术切缘阴性60例, 管内生长型及管周浸润型患者中各1例手术切缘阳性;淋巴结阳性率为11/18, 微血管侵犯16例, 周围神经浸润4例;62例患者肿瘤TNM分期:ⅠA期14例, ⅠB期23例, Ⅱ期14例, ⅢB期11例。(3)随访及生存情况:6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22±12)个月, 1、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2%和39.8%, 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9.6%和52.5%。44例未行淋巴结清扫患者中术后2例出现肝门部淋巴结转移, 1例出现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 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及18个月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肝内胆管癌行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安全有效, 但管内生长型及管周浸润型患者应慎重选择腹腔镜肝切除术。
-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