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评价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测量脑血流量改变在老年人无症状性脑缺血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6例无神经系统疾病症状和体征的老年患者或作体检的老年人临床及其影像学进行研究,由MR检查后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分为3组无缺血病灶组、轻度缺血病灶组、明显缺血病灶组。分别测定3组入颅总血流量(TCBF)、颈内动脉、椎动脉血管面积、平均流速、平均血流量。分别比较3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指标,并行磁共振颈内动脉峰流速测定值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测定值比较。结果3组平均TCBF分别为(491±51)ml/min[(3.8±0.6)ml/心动周期]、(423±47)ml/min[(3.4±0.6)ml/心动周期]、(362±34)ml/min[(2.9±0.7)ml/心动周期]。3组TCBF两两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TCBF与脑内腔隙梗死灶数目存在负相关(P<0.001,r=-0.733),轻度缺血病灶组较无缺血病灶组TCBF减少,而明显缺血病灶组较前两组TCBF减少更加明显。明显缺血病灶组左侧颈内动脉流量及两组缺血病灶组右侧颈内动脉峰流速及流量与缺血病灶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缺血病灶组右侧颈内动脉峰流速与无缺血病灶组比较均下降。缺血病灶组两组颈内动脉测定平均面积与平均峰流速值与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测量值低度相关,相关指数分别为0.409和0.199。结论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可较好地评价老年人无症状性脑缺血脑血流量的改变,TCBF下降与脑内缺血梗死灶发生是基本一致的。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