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高校应用转型大背景下,强化应用型课程是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学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该文通过资料查阅、教学实践探索,并结合榆林学院实际,初步提出将水土保持工程学教学内容分为4个逐步提高的层次,(1)模块化和专题化理论教学;(2)案例化验证计算;(3)仿真化工程设计;(4)实体化(微)工程施工。相应地,提出学生互动式课程评价体系与行业专家应用式考核标准。旨在为提高水土保持应用型课程教学效果及培养“地方性、应用性和行业性”高素质人才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