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鸢尾素调节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l(PD-L1)通路增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抗病毒免疫水平的作用。方法:取50只C57BL/6小鼠经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构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鸢尾素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另取10只C57BL/6小鼠记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给予1万U/g干扰素,鸢尾素低、中、高剂量组经腹腔注射给予30、60、120 μg/kg鸢尾素,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共2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空斑形成单位(PFU)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的病毒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PD-1及心肌组织PD-L1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小鼠T淋巴细胞PD-1及心肌组织PD-L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心肌组织结构改变明显,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成片灶性坏死,心肌组织的病理积分、病毒滴度、炎性细胞因子(IL-6、IL-17、TNF-α和IFN-γ)水平和PD-L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T淋巴细胞PD-1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阳性对照组和鸢尾素低、中、高剂量组心肌组织病变情况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积分、病毒滴度、炎性细胞因子(IL-6、IL-17、TNF-α和IFN-γ)水平和PD-L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比例及T淋巴细胞PD-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升高,其中鸢尾素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鸢尾素有增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抗病毒免疫水平的作用,推测是通过抑制PD-1/PD-L1通路的激活,改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的。
-
单位漯河市中心医院;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