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外源生长调节剂对滴灌冬小麦茎秆特征及其抗倒伏性状的影响,筛选滴灌冬小麦最适外源生长调节剂,为新疆滴灌小麦抗倒伏及其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冬18号为材料,于2021~2022年在大田滴灌条件下,以不同的抗倒伏调节剂为试验因子,设置清水对照(CK)、调环酸钙·烯效唑(A)、矮壮素(B)、麦巨金(C)、抗倒酯(D)、多效唑(E)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滴灌冬小麦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茎粗、茎秆抗折力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除C处理外,其余处理滴灌冬小麦的株高、重心高度、基部节间长度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基部茎秆抗折力均表现为不同程度上升,各处理滴灌冬小麦基部茎秆抗折力分别较CK提高了10.14%、16.11%、7.70%、14.22%和18.08%。与CK相比,A、C处理能明显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不同调节剂处理下冬小麦籽粒产量表现为B>C>A>D>E,与CK相比,喷施调节剂处理下的滴灌冬小麦可增产1.10%~14.39%,其中A、B、C处理增产幅度均在10%以上。【结论】调环酸钙·烯效唑(A)和矮壮素(B)处理下,滴灌冬小麦株高相对适宜、茎秆抗倒伏性较好、籽粒增产幅度大。
-
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新疆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