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望月清司在解释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时,是以“市民社会”为根基来论述的,即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关于“市民社会”的产生、发展和最终归宿的问题。由此,望月清司认为“市民社会”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巴黎手稿》时期却面临着“市民社会”概念严重缺失的局面,望月清司认为这是由于在论述“异化劳动”第一规定和第二规定时,如何由“异化劳动”推出“私人所有”的理论缺环导致的,望月清司认为这一缺环可以通过《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来得到补充。望月清司认为,《巴黎手稿》时期“市民社会”概念并没有消失,而是经过“异化劳动”和“交往异化”的思想改造,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