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1世纪以来,传统书斋性的乡土写作正在远离乡土,难以反映新时代乡土社会现实,需要寻找乡土叙事的新的可能。非虚构写作意在倡导作家走出书斋,进入文学现场,参与乡民的日常生活,书写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心灵世界和新乡土的时代精神。进入乡土现场的作者为克服自我的“偏见”,往往有意识地限制自我而采用人物的声音和视角,以利于乡村发出自己的声音,打破传统乡土叙事中乡村的沉默,从而呈现真实的乡土社会。
-
单位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 江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