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滴定终点在无痛取卵术滴定麻醉中的比较

作者:冯红斌; 白虹; 文依; 李冬雪; 李子嘉; 陈丽红; 靳三庆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 35(01): 87-93.
DOI: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14.0014

摘要

【目的】比较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取卵术(TUGOR)麻醉中不同滴定终点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以探索无痛取卵术麻醉时的最佳滴定麻醉方案。【方法】150例拟行无痛取卵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MOAA/S评分组(M组)、Ramsay镇静评分组(R组)及脑电双频谱指数组(B组),每组50例。3组病人于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 1 min后开始诱导,采用丙泊酚滴定给药方式,以1 m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分别以MOAA/S评分达1分、Ramsay镇静评分达6分以及BIS值达4050为诱导终点。麻醉维持阶段3组均在丙泊酚4 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记录患者各时间点时平均动脉压(MB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不良反应例数并记录操作者和患者术后对麻醉的满意度情况。记录丙泊酚诱导用药量、维持用药量及麻醉诱导时间、维持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结果】MAP的变化在诱导完毕时、进针后3 min R组较B组平稳(P<0.05),SBP的变化诱导完毕时R组较B组平稳(P<0.05)。3组间并发症发生率(低氧血症、低血压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R组、B组操作者及患者术后满意度均高于M组(P<0.05),而R组和B组间操作者及患者术后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丙泊酚诱导用药量、单位时间维持用药量、用药总量及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滴定麻醉的给药方案在无痛取卵术中均可获得较满意的麻醉。相对地,以Ramsay镇静评分达6分作为滴定诱导终点应用于无痛取卵术滴定麻醉时对患者呼吸循环影响小,获得患者及操作者更高满意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