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至2014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诊断为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入院并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患儿为临床路径组,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0日入院但未实施临床路径为非临床路径组。对比2组患儿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情况、院内感染及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临床路径变异情况。结果:共1 074例患儿入选,其中临床路径组494例,非临床路径组580例。2组患儿入院年龄、性别、孕周、产重、胸片分级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患儿住院费用较非路径组患儿减少,住院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缩短,VAP发生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院内感染、家属满意度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94例路径患儿中,完成159例,变异315例。变异发生的主要原因为NRDS相关并发症,而并发症中动脉导管未闭又最为常见。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同时治疗效果和家属满意度得到保证,但NRDS并发症多,实施过程中变异率高,仍需进一步完善后应用于临床。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