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揭示外来输送对浙江舟山城区PM2.5污染的影响,在对2016年3月—2019年2月舟山城区PM2.5日均质量浓度季节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潜在源分析函数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影响舟山城区PM2.5外来输送路径和潜在外来源区的季节特征。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以东北偏北和局地偏南路径占比最大,夏季以偏南路径占比最大,冬季以西北路径占比最大。春季西北路径和局地偏南路径分别对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和最大值贡献最大,夏季西北偏北路径和偏南路径分别对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和最大值贡献最大,秋季局地偏南路径对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和最大值贡献最大,冬季西北路径对PM2.5质量浓度平均值和最大值贡献最大。春季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安徽中北部到东南部、河南东部和福建北部沿海。夏季和秋季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和浙江西南部。冬季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浙江北部、安徽东北部和河南东部。与2013—2016年数据的研究结果相比,不同季节主要输送路径的传输方向较一致,夏季和冬季仍分别主要受偏南路径和西北路径气流的影响。不同之处在于舟山夏季PM2.5受西北偏北路径输送的影响增多,春季和秋季PM2.5受来自浙江省内局地偏南路径输送的影响较明显。安徽、江苏、山东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仍是舟山PM2.5主要的潜在源区,但浙江北部和江苏的分布范围有所减小,并有向山东西北部、浙江西南部和福建北部沿海延伸的趋势。
-
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