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以社会教化为中心的礼乐教育思想礼乐教育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影响最为深远的乐教理念,自商周时期一直延续至清代。礼乐教育秉持“德成而上,艺成而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礼记正义》中华书局)的理念,注重乐舞的社会功用而非艺术价值。一、礼乐教化,为政以德中国古代礼乐教育基于“乐与政通”的思想展开,乐教的目的在于巩固皇权统治、维持社会秩序。在注重乐舞政教性的教育理念下,礼乐教育的目的指向个人层面的修身、社会层面的敦风化俗、国家层面的歌功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