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氨基酸Schiff Base金属配合物由于在磁学、非线性光学材料、荧光探针、生物活性等诸多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采用L-苯丙氨酸与2-乙酰吡啶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Schiff Base。随后用溶剂热合成法制得蓝色的L-苯丙氨酸Schiff Base金属铜的配合物单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实验产物进行了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为进一步了解其内在结构和性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分子水平进行了理论计算,对配合物进行了全优化,并在优化构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平衡结构、NBO电荷分布和转移以及红外光谱等。结果表明,2个金属Cu(Ⅱ)离子分别与配体中的2个N、1个O原子配位,形成中心对称的六配位的弱氯桥双核化合物。该晶体属单斜晶系,晶胞参数a=1.246nm,b=0.886nm,c=1.451nm,α=90°,β=101.982(2)°,γ=90°。通过对单晶结构、NBO电荷、红外光谱的探讨,进一步说明了配位键的形成和配体在配位前后结构的变化,可为氨基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