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中ALK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相关

作者:古丽那尔·阿布拉江; 刘铭; 桑伟; 崔文丽; 张巍; 马遇庆; 李新霞*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9, 39(03): 326-331.
DOI:10.16352/j.issn.1001-6325.2019.03.004

摘要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VENTANA ALK(D5F3)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125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石蜡标本中ALK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LK蛋白表达阳性病例EML4-ALK融合基因表达情况,分析ALK蛋白的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125例患者中,ALK蛋白阳性表达15例(12.0%),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少数位于细胞膜上;ALK蛋白在有吸烟史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吸烟史者,在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腺癌,在高-中分化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癌(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ALK阳性的患者预后较阴性好(P<0.05)。15例ALK蛋白阳性病例经FISH验证,10例为FISH阳性。结论 ALK蛋白的表达与NSCLC患者是否有吸烟史、临床病理类型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有紧密联系。IHC可以作为可靠的ALK筛查手段,提高ALK的检出率。FISH检测对确诊ALK蛋白阳性肺癌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