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控制血运重建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4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作者:何冀芳; 杨新春; 吴霞; 江世猛; 刘宇; 李江媛; 徐世莹; 王乐丰*
来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 28(11): 651-655.
DOI:10.3969/j.issn.1004-8812.2020.11.011

摘要

<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死亡率高达7%左右,心力衰竭发生率接近22%[1]。冠状动脉血流恢复不可避免地引起心肌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缺血程度和再灌注损伤相互作用,导致心肌再灌注前缺血损伤区域(area at risk,AAR)心肌细胞发生坏死,增加梗死面积。我们在后适应和逐渐适应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容量控制血运重建方法"的设想,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已经以此为指导进行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评价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全文